专业介绍

当前位置: 首页 -> 人才培养 -> 本科生教学 -> 专业介绍

专业介绍



学院围绕建设电子信息材料特色学科主线,抓住率先在我国形成电子材料人才培养特色的机遇,系统设立了材料科学与工程、电子信息材料、智能材料与结构三个本科专业,既保留材料共性、又彰显电子材料特色,既围绕当前电子信息产业的材料亟需、又布局未来人工智能、5G/6G通信、量子科技的新型电子材料需求。学院建有完备的本硕博人才培养平台,全面构建了电子材料特色的人才培养体系,建设了电子材料课程体系、系列教材和精品专著。

完备的人才培养平台

电子材料核心课程列表

材料科学与工程(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

本专业前身为我校1960年设立的“无线电元件与材料”专业,是全国最早建立的以电子材料与元器件为主要教学和研究方向的本科专业之一,1998年根据教育部规定调整为“材料科学与工程”。建设有材料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博士点、博士后流动站、学术型和专业型硕士授权点等完备的人才培养体系。本专业以“厚基础、强交叉、重特色”为理念,以材料科学基础为核心,深度融合电子材料与器件前沿领域,培养具备扎实材料学理论功底与电子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的复合型创新人才。学生将系统掌握先进电子材料研发、工艺优化、性能测试等基础技术,毕业后可在航空航天、新能源、电子信息、生物医疗等领域从事前沿材料研发,助力解决“卡脖子”电子材料难题。  

特色课程:

防护涂层材料、电子材料器件工程、微电子工艺及技术、宽禁带半导体材料、新能源材料与器件、微纳传感器原理及技术

学制:四年 授予工学学士学位

师昌绪电子材料英班(以下简称师昌绪班,所属专业为材料科学与工程)

国内唯一以师昌绪先生之名命名的电子信息材料特色实验班,实行“优秀学生选拔、学年滚动淘汰、科研能力强化”人才培养机制,培养具有服务国家重大需求意识、具备学科前沿与国际视野、掌握材料学科基础理论与工程实践能力的电子材料创新型人才。该班每年选拔30名优秀学生,采取小班教学、聘请名师授课、国内外名校硕博推荐与名企就业推荐相结合的特色人才输出机制,100%的学生自大一起进入一对一导师团队开展科研训练。

学制:四年 授予工学学士学位

电子信息材料(2025年新增本科专业)

本专业聚焦当前电子信息产业中电子元器件、电子机械、通信雷达等领域中所亟需的电子信息关键材料,围绕电子信息材料的基础理论与工程应用,以物理、化学为基础,以电子材料设计、制备、表征与服役的基础理论、实践及其在电子元器件与信息技术的应用技术为主线,强化创新型人才培养。学生将掌握电子信息材料制备、表征及器件集成技术,毕业后可从事高端电子信息材料研发工作、投身国家集成电路产业,填补关键领域人才缺口。

特色课程:

柔性电子材料科学、电子材料器件工程、微电子工艺及技术、人工智能与电子材料、超越微电子

学制:四年 授予工学学士学位

智能材料与结构(2025年新增本科专业)

本专业面向人工智能、物联网、5G/6G通信、量子计算等电子信息产业未来发展前沿方向,以智能材料为核心,深度整合人工智能AI技术,聚焦智能材料设计、制备及结构优化,培养兼具材料科学、信息技术与智能系统开发能力的智能时代电子材料领域创新人才。学生将在智能材料与结构设计、表征、服役与应用等领域开展创新实践,毕业可助力我国智能制造、智能装备的电子材料创新研究,在新一代人工智能领域占据先机。

特色课程:

环境敏感材料与结构、智能材料结构设计与计算、材料与结构力学、智能控制理论基础、智能热防护涂层材料与结构、仿生材料与结构

学制:四年 授予工学学士学位


毕业去向

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2024届本科生保率为55.3%,总体上研率72.3%,研究生和本科生一次性就业率分别为100%和96%,位居学校前列。近年来多名同学保送至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日本东京工业大学、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世界知名大学;毕业生受到华为、中兴、中电科等知名企业的欢迎。本专业培养了包括教育部青年长江学者、国家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振华集团云科电子总经理、京东方事业部总经理、国科微电子智能多媒体部副总经理、亚马逊(美国)高级工程师等在内的一大批优秀毕业生,在世界前沿技术领域建功立业。